腊八节的意义是什么(腊八节的由来)

时间:2024-07-30 14:30:42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的起源有多种解释。

根据四时轮回,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月份,有新旧交替的寓意。此时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过年的氛围便渐渐浓厚起来。

腊八节与祭祀有关。古时的腊月,最先称“蜡”,与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祈求美好的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到汉代,因腊月初八称“腊日”,故改“蜡”为“腊”。因“腊日”这一天,是“佛成道日”,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于是相沿成节,隆重纪念。由此,腊月初八兼具宗教色彩,便成了腊月最为重大的节日。

民间流传着在腊八节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据说始于南宋时期,因抗金名将岳飞与金兀术在朱仙镇交战正酣时,饥饿难当,恰得到民众煮“千家粥”支持,从而取得抗金大捷。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于是,“喝腊八粥”的习俗又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寓意。

1. 纪念释迦牟尼成道:传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2. 朱元璋的传说: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3. 赤豆打鬼: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4. 秦始皇修建长城:秦始皇修建长城时,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喝下,结果他们奇迹般地摆脱了饥饿。从此以后,民工们为了不忘吃粮之恩,便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熬粥喝。

腊八节的意义:1. 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祝愿。人们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来祭祀祖先神明,感谢祖先对他们生活的庇佑,同时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六蓄兴旺、五谷丰登。

2. 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从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腊八粥食材的丰富,还有农民丰收的喜悦。

3. 营造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沈从文的《腊八粥》那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腊八这一天,人们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一家人在一起的浓浓亲情。

4. 蕴含追求健康的养生之道: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食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还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消烦止渴等功效,可以说是养生的首选。


腊八粥的寓意1. 庆祝丰收,祈求好运:腊八节是农历新年的前奏,人们在这一天会用各种食材熬制成腊八粥,以此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

2. 寓意团圆和和睦:腊八粥的食材多样,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它也代表了团圆和和睦。在腊八节这一天,家人朋友会聚在一起,共同制作和享用腊八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3. 寓意健康和养生:腊八粥的食材多为杂粮、豆类和果干等,富含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祛寒暖身,因此它也寓意着健康和养生。

4. 传承传统文化:腊八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底蕴。通过熬制和享用腊八粥,人们可以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总的来说,腊八粥的寓意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丰收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