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一词,意味着“天下太平,万物安宁”,是美好的代名词。因此常被人们用来作为人名、品牌名等。当然,对于这个古老的国家来说,将“太平”作为地名也自然是理所应当了。
五个 太平县
题中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个“太平县”?因为以“太平”为县名,历史上共有五个。这五个太平县分别位于(包含或被包含)现在山西大同、山西襄汾、四川万源、浙江温岭、安徽黄山。前四个太平县有的早在南北朝就被撤销(大同太平县),剩下的均在民国时期纷纷改名。
因此,到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只安徽独有一个太平县了。我们要讲的也正是这个皖南太平县,它就是现在的黄山区。
历史上的太平县
安徽的太平县,位于皖南正中央,现在是四市(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铜陵市)交汇之处。尽管如此,它仍与大家所想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同,由于深处皖南山区,四周均为崇山峻岭环绕,城区平原狭隘,外加人烟稀少,所以时长不为人所知。
隋唐之前,太平县长期处于治所不明,处于分裂局面,经常在同一时间段被不同行政单位管辖。直到唐朝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才首次设立了太平县,此后虽然有过变化,但这个地名一直保留下来。
隋唐之后,太平县的归属经常漂浮不定,宣州、宁国、徽州、太平(此为太平府)等均先后对其管辖。
建国后的太平县
1949年建国后,太平县曾短暂地归属池州地区,仅过三年,1952年复省后,池州地区被撤销,原池州地区大部分归属安庆,太平县和石埭县划到了徽州地区。此后,周边的区划变动混乱,但太平县基本一直归属徽州地区管辖。
改革开放后的太平县
改革开放后,安徽的行政区划逐渐趋于稳定。此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得到快速蓬勃的发展,居于黄山北麓的太平县,也被越来越重视起来。
1979年,邓小平爬上黄山,面对这漫山美景,出于对旅游等服务业高度重视,邓小平做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著名谈话。
随后,相应的部署因此展开。由于黄山长期作为太平与歙县界山,管辖不统一。为更好开展黄山的旅游发展,1983年,歙县的汤口(即黄山乡,黄山南大门)被划归太平县,同时撤销太平县建制,设立黄山市(县级)。
至此,长达1200多年的太平县正式撤销。
新时期的“太平县”
随着撤县改市的到来,太平县(黄山市)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黄山的盛名,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太平县是1983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撤县设市的县级单位,而县级黄山市又人口较少,经济总量不足,服务行业难以高速展开。为此,1987年,出于对黄山的重视程度提高,1987年,县级黄山市和徽州地区被改组为黄山区和黄山市(地级)。
至此,长达800多年的徽州也正式被撤销。
今天的太平县
1987年至今,黄山市(地级)没有进行新的行政区划。太平县也经历了“太平县--黄山市--黄山区”这样一个过程。
尽管如此,太平县一词却没有消失。在民间,由于以黄山为名的地域太多(黄山区、黄山、黄山市、黄山风景区),人们仍习惯称黄山区为太平县。其中,皖南翡翠——太平湖,中国名茶——太平猴魁 更是太平县的代表。笔者在安徽大部、杭州、南京等地的汽车站发现,绝大部分汽车站在发往黄山区的汽车及车票上,仍赫然写着“太平”一词,太平这个依然有着极强生命力的名字,将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