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没有:有的人,德才不备,却不断得到提升;有的人,工作时不务正业,却也混得逍遥自在;有的人,争凶斗狠、逞强欺弱,却也争得不少好处。这三类人在社会上不少,我称之为马屁精、混混和痞子。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不断出现呢?很长时间我陷入了迷茫,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根源在于中国古代的“家天下”治理天下模式造成的影响。
中国自夏朝开始,实行的是“家天下”的分封制,即天子的家族统治天下。从秦始皇到清王朝,实行的是“家天下”的郡县制,即皇帝统治天下。不论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本质上都是“家天下”,区别仅仅是由“家”里的多人还是一人拥有天下而已。“家天下”有其优点,不然也不会延续几千年,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家天下”的治国模式,有“家”有“天下”,二者不是完全等同的。太平盛世,“家”和“天下”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此时忠君即是爱国。当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家”和“天下”就是分开的,不是能混为一谈的。岳飞精忠报国,反被奸臣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何因?原来,岳飞要精忠报国的是“天下”——大宋王朝,而不是“家”主——皇帝。秦侩呢,正相反,他忠于的是“家”主——皇帝,而不是“天下”——大宋王朝。岳飞至死也没弄明白,他以为是被奸臣秦侩所害,其实不然,是皇帝要他的命,秦侩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明朝皇帝把太监视为家人,就是因为太监只忠于皇帝的缘故。明朝英宗皇帝在土木堡战役中,居然把二十五万明军交由太监王振指挥,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惨败,王振被杀,英宗皇帝被俘。古代,很多“忠臣”与“奸臣”的斗争,奸臣往往占上风,其原因就在于奸臣忠于的是“家”而不是“天下”——尽管奸臣的忠诚往往挟带私心,奸臣的背后有天子或者皇帝的支持。在各种小说或者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奸臣往往以“马屁精”的面目出现。封建或者帝制消亡后,“家天下”也就不存在了,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消除。“土皇帝”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几千年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权力无边,有无限的好处,很多人做梦都想当皇帝。现在,皇帝没有了,很多手握实权的人,心里还是自诩为“皇帝”,只不过这个皇帝要加一个“土”字。皇帝不存,焉有臣子,所以“奸臣”没有了,但“马屁精”还在。君不见,有的人,搞生产,生产上不去;搞经营,经营也不行,但他却在不断提升,什么原因?原来这样的人,不是不聪明,而是深谙“家天下”之道:“一把手”家的婚丧嫁娶,他从不缺席且积极主动;与当权者吃喝玩乐,他从不缺席且出谋划策;与位高权重者开会,他从无主见,总是唯马首是瞻,……。“马屁精”对“土皇帝”的忠诚和服务,换来的是仕途的不断升迁。升迁无望,“马屁精”当不成,怎么办?那就当“混混”呗。迟到早退是常事,上班玩游戏、侃大山是常态,更有甚者,“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务正业,谋“歪业”。领导在时表现积极,领导一走立马“换脸”,很是识“时务”。在邻里街坊,经常看到一些人,为在公共区域私家车停车的问题,为杂物堆放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直到大打出手,全然不讲道理、不顾邻里之情,这样的人叫“痞子”,其实也是“土皇帝”的变种。痞子往往在官威不显的地方出现。官威不显,老子就自立官威,老子也要过过“皇帝的瘾”,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家天下”的影响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自行总结一下。
要减少“家天下”的影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天下”的治理天下模式已不合时宜了。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远非古代社会可比,要把“家天下”转变为“天下为公”,才有可能建成一个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