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高价彩礼的关键词,迅速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这份文件中专门提到,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这几年天价彩礼、彩礼贷等新闻层出不穷,再加上现在结婚率、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国家也开始对天价彩礼下重拳整治了。
那么高价彩礼到底是怎么来的?彩礼的习俗又是如何进行演化的?
结婚彩礼钱其实在古代就存在,是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被称为聘礼、聘财等,从周代就开始沿袭,《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征”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民国时期都有延续,随着现在传统中式婚礼的流行,一些地方也会简单地走一下这些流程。
封建时代的彩礼一般是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的时候由男方父母提供,女方父母收下聘礼即代表接受这门婚事,那时候的男女双方甚至还没有见过面,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大婚之日,女方家会给女儿配上嫁妆,常常有一些首饰、衣服、被褥等。
在古代彩礼其实就是一种协议,接下彩礼后,一般不得反悔。如果反悔,女方需要退还彩礼,男方反悔,彩礼一般不会退。
然而彩礼的这种形式后来被包办婚姻弄的变了味,一些父母为了钱财往往会将家里的女子嫁给彩礼出的高的人,以至于后来甚至出现了卖女儿换彩礼钱的恶习。
其实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就开始出现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的《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为盛行。
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政府的宣传,所以彩礼并不是很高,都是两家父母一起拿点钱给小两口过日子用,那个时期虽然穷,但是婚姻关系反而更加稳固,夫妻两个在共同奋斗、互相扶持中慢慢地积攒着财富。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国外文化的冲击,婚礼变得既要流行的样式,又要传统的礼仪,在举行西式婚礼的同时,还要遵守传统的婚姻习俗,于是,当时的“三转一响”成了结婚的标配,而且攀比心越来越重,谁家的彩礼多谁家就越有面子。
而婚礼也变成了中西结合的样式,我们看到的婚礼是穿着婚纱跨火盆、穿着礼服去磕头等奇景,而且闹洞房、伴郎伴娘等形式也不伦不类。
之后的彩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上涨,特别是2000年以后,房价开始突飞猛涨,房子开始慢慢成为女方父母的首要要求,互联网兴起之后,商家开始大肆宣传恋爱物质观,于是钻戒、汽车、房子、鲜花、摄影、蜜月等爱情必备品开始层出不穷,婚礼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一场婚礼可能要持续好几天,费用越来越高,婚礼上的新人也累得够呛。
现在的高价婚礼已经开始变得身不由己了,整个环境就是如此,再加上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性别比例加大,彩礼的重担都压到了男方家里,一套房子可能就会掏空一个家庭的全部积蓄,背负着巨额房贷的更是无数。
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很多在恋爱期还甜甜蜜蜜的双方,在结婚后开始争吵不断,在身上背负沉重家庭重担的时候才发现,婚姻并没有想象当中的美好,所以离婚率开始大幅度上升,愿意结婚的越来越少。
其实我们都忘了彩礼最初的用途,彩礼和嫁妆是双方父母给小两口的经济支持,是他们新家庭的启动资金。
然而这些现在已经全都变了,彩礼成为了对女方家的补偿,没有返回到新家庭中,甚至一些女方父母将收到的彩礼钱用到自己儿子的身上,导致现在的女方父母越来越看重男方的经济实力,要的彩礼费用也越来越高,认为只有拿出的彩礼越高,女儿嫁过去就越幸福。
在越演越烈的天价彩礼下,国家开始颁发各类规定,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整治高价彩礼。
只是彩礼问题现在依然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这是一个要结婚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且何为天价彩礼,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标准,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依然会面临结婚难的困境,只能期盼以后彩礼能真正地回到它该有的意义上来。
有年轻人问奶奶,是什么可以让她和爷爷维护一份感情长达60年?
奶奶说,我们那个年代什么东西坏了都会想要去修,可现在什么坏了都想着的是换,感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