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处理流程是什么(院内发生针刺伤如何处理)

时间:2024-09-19 10:15:52

顾名思义,针刺伤就是由各种注射器针、穿刺针等引起的意外扎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它是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而护士及医生就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

那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针刺伤呢?

1.双手回套针帽时,这也是临床上严禁进行的“自杀式”操作。

2.采集血标本拔针时,尤其是在带教时或者人多的时候,一时人多手杂,容易误伤他人。

3.双手分离针头时。

4.在穿刺过程中,患者突然移动,造成护士“偏靶”。

5.手术中传递锐器。

6.手术进行缝合操作时。

7.整理污物时,由于未及时将锐器丢弃,误伤整理者。

8.操作完毕后未立即使用锐器盒分离针头,二次垃圾分类时。

图文无关

那医务人员怎么避免针刺伤呢?

我们从原因入手,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首先在操作过程上要集中精力、不要因慌乱出错,保持头脑清醒;然后就是要按原则做事,拒绝那些高危险的“傻瓜式”操作:

(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2)禁止将针头裸露放置。

(3)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禁止用针头进行输液的二次连接,尤其是无陪病房,要求一律去掉头皮针,再连接留置针头。

(4)禁止操作后,延迟整理污物包。

(5)使用后的锐器,应立即丢入锐器盒内,禁止徒手二次分拣锐器。

针刺伤会引起疾病的感染吗?

而针刺伤的发生是否会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不仅仅是被刺伤,还与病原体的种类、接触的方式、体液量以及体液中的病原体的含量,以及针头种类、被刺伤时是否戴手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举个例子,临床上最常见的HBV针刺伤感染,当护士徒手进行操作时,只需要0.004ml,就足以使被刺伤者感染。

当发生针剌伤后的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尚未清楚,美国认为预防性治疗越早越好。目前尚无有效疫苗进行预防性治疗,而是推荐在针刺伤后30min内服用两联抗病毒药,持续服用1个月,并注意其副作用。

一般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流程如下

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锐器刺伤后的处理?

如果是被乙型肝炎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先按一般针刺伤的流程处理,立即抽血检验乙肝抗体、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L或抗-HBs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ug。酌情于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如果是被丙型肝炎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先按一般针刺伤的流程处理,24~48小时内抽血检验血清抗-HCV、HCV RNA与肝功能等本底检查。对于丙型肝炎,尚无疫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供预防之用。暴露后3,6个月复查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时在暴露后12个月再复查一次。

如果是不幸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先按一般针刺伤的流程处理,再在24小时内抽血检验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液对比,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实施预防性用药,即使超过24小时也要预防性用药。

目前可以使用反转录酶制剂,如拉米夫定;蛋白酶抑制剂,如茚地那韦给予预防。其后就是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6个月进行密切观察、随访。

进行了紧急处理之后就是要按照流程进行报告,报告的内容有哪些呢?

报告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报告时间、暴露方式和暴露源的信息、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用药情况等。

锐器的处理?

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针头是不需要拆下放入锐器盒的,注射器应与针头一起丢弃于锐器盒中。

而锐器的处理要注意,损伤性废物要丢弃在防渗漏、防穿刺、不能打开盖子的锐器盒中;锐器盒要放置在方便护士使用并易于丢弃的地方,由专人负责管理,统一收集、处理;当锐器盒盛装锐器达到3/4满时,应使用一次性的封口方式,做到封口严密并有醒目标识;锐器盒严禁重复使用,严禁将锐器转存或倒进另一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