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读书越多,世界越大!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日的由来。
4.23世界读书日,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读书的目的
有人说读书在于获得智慧,所以有字书和无字书要一起读。有的人大字不识,却一生读尽无字书,同样堪称饱学之士。将遇到的人与事当作书来读的人,是真正的读书人。人如字,事如书,让读书回归生活,让有字与无字合一,便是读书的意义。
一本好书凝聚着许多人一生的智慧,而我们用读书这个最低成本、最便捷的途径获取了其中的知识,这种由内而外的成长就像呼吸 一样,吐纳之间,可以见人的气质与涵养。从书中汲取的营养能增加人的优越感与自信,还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减轻压力和抵抗孤独。书,就像你的一个朋友,只要你想读书,它随时都可以陪伴在你身边,让你感到温暖。
然而,读书,有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比如《皇帝内经》,刚买来的时候,厚厚的两大本,一看古文,想着读不过两百页就得束之高阁。每天拼凑点滴的阅读时间,竟然差不多读完了《素问》,《灵枢》也开始了,竟然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还包括辩证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对于传统没有科学思维的说法值得考究,因为真理总是在闪闪发光和不断被认识;古文的韵律对仗,字斟句酌,有时候不钻研,当读物来读都不错。大浪淘沙,百闻不如一见,少些人云亦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足已。
所以,有的时候读书,只是觉得应该专注做点东西,至少还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就留给时间吧!
读书的方式
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传统的读书,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一天翻看几页,读到有趣的地方,笑出声,有故事的情节,置身其中,那些脑海深处模糊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浮现眼前。
当然,迅速发展的现在社会,有各种媒介如抖音、今日头条、番茄小说、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等等平台和文化机构都用不同的形式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且邀请作家、资深图书编辑、文化文艺名人担任“领读人”,以直播、抖音短视频或微头条、头条号文章的形式,发布读书建议、读书感悟。引导大众读书,鼓励大众读好书。
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兴起,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私密的事情,新一代读者渴望被引导、能互动。抖音、今日头条通过智能推荐、搜索技术以及“领读人”引导的方式,让阅读者及时获知书籍信息,了解“我想读什么书”。
人们即使在忙碌生活中,进行了“浅阅读”,也可以及时收藏、标记,通过由此激发的兴趣、提供的线索继续投入“深阅读”,拥有更多读书方式的选择。同时,短视频、微头条等以社交为纽带,让个人阅读可以正面影响他人,可以触达更多的人,也让读书变得更容易。
所以,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有何理由不去珍惜这些条件和机遇,如此大的财富,小可充实自己,大可惠及子孙,不要当观众,每个人都可以是读书的主角!
读书越多,世界越大。
塑造你的除了岁月,还有你自己。如果你没钱没背景,体单颜值还低,那就读书吧,读书可以让你改变命运,让你的世界变大。
哲人们说人生中有四项最高回报的投资:
一是读书,去别人的灵魂里偷窥;
二是旅行,去陌生的环境里去感悟;
三是电影,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生活历程;
四是冥想,去自己内心的秘境里探寻。
然而,时间有限,人生苦短,想亲身体验一切事物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从书籍、报纸、杂志上品味各色人等的起伏人生。
即使是时过境迁,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已经渐渐模糊,可就如那南飞的雁,天空依旧留下了它飞过的痕迹!你生活的美好,来自于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不要自我设限,让自己在余生的时光里,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大,让你的眼界变得更宽,让你的思想更豁达,让你的灵魂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