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什么意思的缩写(岗位价值评价你真的会做吗?)

时间:2024-08-11 14:15:39

首先说医院定位,医院是公益化的定位,企业化的运营。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需要回归公益,但如果医院不能像企业一样去思考和运营,既重视效益,又重视效率,将来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第二个是关于人性假设,McGregor 一个关于人性的 XY 理论,简单来说,X 理论认为人是出于经济的假设,Y 理论认为人是出于社会的假设,但对人性来说,是既有 X 也有 Y 的。

说完这两个前提,正式进入今天的内容。

分配与四个平衡点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分配模型分为两类:一次分配二次分配


简单来说,一次分配是由医院分到科室,二次分配是直接分到个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分配需要连通,因为如果一次分配不合理,二次分配必然会产生问题。


医院差异化考核分配中需要关注的四个平衡点:医护技行政人员的平衡;不同临床科室间的平衡;同一临床科室间医护的平衡;管理人员与专业人员的平衡。


不论何种分配形式,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平衡。


医院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说完了分配,讲一讲我是怎么实际处理医院管理中的问题的。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讲过,「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绩效管理」。向企业思考,意味着医院要重视人才,因为医院的骨干学科和科室都是由独立的人才来支撑。人是医院所有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人要是被激发好了,就会成为医院最大的活力来源,反之则会成为一个组织最大的成本来源。只有给予人才以适当激励,人才不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人才激励要以数据为依据,也以绩效管理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一个组织的合理运作。

1. 人力资源管理3P核心体系

医院是由人构成的,只有把人激活了,医院才能显现活力。人力资源的3P核心体系是研究激励人才的重要模型,3P是Position、Performance、Payment 的缩写,即岗位、绩效和报酬。这三个方面就如同一个天平,岗位是强大而坚实的基座,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都是以岗位为基础。



2. 薪酬改革八字真言:以岗定薪,按绩取酬


医院的薪酬改革,我觉得可总结为「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八字真言。若岗位变化,则「易岗易薪,岗变薪变」。然而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管理模式却依然是「以职定薪,以人定薪」,以人的职称和资历定薪,这样的模式难以彰显薪酬分配的公平。因此,「以岗定薪」的绩效考核模式亟待推广。「以岗定薪」的核心即岗位价值评价,尽管目前国内医院真正在做岗位价值评价的还很少,但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按绩取酬」即按照绩效表现给予相应的报酬,如果业绩表现不达标,那么薪酬也不按照岗位价值获得。

绩效和报酬可视为此模型中天平的两个托盘,根据物理学特性,天平托盘的两个重要必须相等,而绩效和报酬正好构成了两个对等的承诺。绩效的英文 Performance 意为「表现」,因此绩效管理可理解为「表现管理」,也就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 / 激励」则是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3. 「6 干」和「 6 能」


「绩效管理」需要区分「 6 干」,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只要识别出「 6 干」,就完成了绩效管理的基础工程,剩下的部分则有「薪酬激励」来实现完成。「薪酬激励」通过正激励,负激励,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来实现。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包括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央文件明确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即「 6 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实现收入的能增能减,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要实现员工的能进能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实现干部的能上能下。


但是医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有「3 能」,工资能增不能减,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因此,医院要想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将「 6 干」与「 6 能」相结合,结合员工的具体表现,实施相对应的正负激励,才能推动整体高效地运作。


「 6 干」和「 6 能」最终实现的目标也就是「 6 同」,同工同酬,同岗同薪,同绩同奖。回到天平模型,总结起来就是岗位是基础,绩效是核心,激励是根本,围绕天平模型,我在对医院进行轻咨询的时候,也是分为 6 步:


岗位价值


岗位评价是整个医院薪酬分配的基础。我在这里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讲讲什么是岗位价值,我先不讲我们医院,先讲讲大学。


一个大学校园里面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发起者是给师生做饭的厨师。厨师质疑大学教授工资为何要比厨师工资高那么多,认为大学教授教不好学生,无非就是误人子弟几个,而厨师岗位责任重大我要是没有点责任心,成千上百的性命都会受到威胁,所以我的岗位责任重大;教授听了当然不服气呀,认为厨师并无技术含量,而大学教授工作复杂的学识更高,所我应该拿到更高的报酬。


像这种争论在医院里同样会发生。那么假如你是大学校长,该如何平衡。


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替代性的问题,教授能不能干厨师的活,没准干得很好,但是要让厨师干教授,这活就没法干了。替代性跟社会行情有关,你把大学的厨师很容易找到人,是大学的教授可不是那么容易招到的。「一个人的薪酬,不是和你付出的工作量成正比,而是和你付出工作量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很多人抱怨,自己每天工作十小时,却比不上工作时长比自己少的人,原因是很简单,就是可替代性,替代性一定会影响岗位价值。


另外一个影响岗位价值的因素是培养成本,培养一个大学厨师可能只需 3-6 个月的时间,而培养一个大学教授,则至少需要 20 年的时间,培养成本也会影响到岗位价值。


第三个影响岗位价值的因素是工作复杂性。大学厨师的工作内容多为简单机械地重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工作;而大学教授则属于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工作。工作复杂程度不同,岗位价值也会产生区别。


然而,在医院的岗位价值评价中,只关注替代性、培养成本以及工作复杂性这三个因素还远远不够,一个组织中的岗位价值的核心是组织的使命目标。


还是回到我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理解,大学的使命目标是教书育人,教授在这个目标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是如果将组织换成五星级饭店,教授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迈克波特教授提过组织价值链的概念,一个组织在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中,包含主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很显然在大学校园里面,教授占主价值链,而厨师占辅价值。而在五星级饭店里,厨师就在主价值链,教授就在辅价值链了。


在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评估岗位价值更简单粗暴,他们是围绕飞机来创造价值,离飞机越近的岗位,岗位价值越高,反之,岗位价值则越低。


医院是什么地方,是给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地方,离患者越近,岗位价值就越高,所以临床就比非临床高。


1. 岗位价值评价的方法:两两比较法、分类排序法、因素计点法


前两个方法简单、易操作,但缺乏精准度,适合科室;因素计点法复杂但科学,因此适合医院。所以在医院层面做岗位评价,通常建议使用因素计点法。

因素计点法可以选择的职位评价要素:



具体操作步骤为:工作分析,评价准备、正式评价、数据处理


其中需要特别关注数据处理的原则:


平均分的使用需要考虑到偏差修正,如下图所示,左边的评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得出 350 均分;右边的评委,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均分也为 350 ,但右边数据质量比左边要好得多,因为左边显示是「被平均」的结果。因此不能简单地只关注平均分,一定要关注离散度。


心理物理学中的「韦伯定律」提到的「韦伯常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常常会用到 15% 这个韦伯常数。如果评委打分的离散度相对标准偏差超过了 15%,那我们认为这些评委的意见分歧很大,这分就不能用;如果在 15% 以内,我们认为他的偏离度很小,这个分是大家意见是相对一致的,所以数据的可用性就更高。


我们做了两级偏差,一级是总分偏差,决定岗位价值的结果数据能不能用;二级偏差是对因素的分析,也就是说我们都要分析评委打分的离散程度,如果评委打分的离散度在单个因素上超过了 30%,那我们认为评委对这个因素的理解是有分歧的,需要进行因素的说明和澄清。


2. 岗位评价的四个关键要点:


  • 评委是经过组织选拔的;
  • 评委一定要经过培训;
  • 评委打分的尺子是经过本医院调教的,适合本院的;
  • 评委最后打出的分是收敛。